小学生爱说脏话,其实藏着父母的影子
最近,一则小学生爱说脏话的新闻,引起了网友的热议。
视频中,孩子们懵懂的对记者说:
“说脏话很酷,很霸气啊!”
“在家听爸妈说”。
“经常听大家说,慢慢我也学会了”。
这些孩子说脏话大都源于跟风,或被身边人影响。
有网友说:“上行下效很重要,家长应该先做好榜样。”
深以为然。
让孩子们说脏话的,或许不是跟风,只是家长对这一现象的忽视和纵容,让孩子们在说脏话的路上越走越远。
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在车上看见的一幕。
一位妈妈带着大致7-8岁左右的儿子,车上人非常多,妈妈带着孩子站在了过道上。
不一会儿,这个孩子说:“挤什么挤,都踩着我了,有病啊!”旁边一个中年妇女满脸歉意的说着对不起,而孩子一副傲慢的姿态,用轻蔑的眼神瞪了一眼中年妇女。
孩子的妈妈接着又说:“做个公交车也挤来挤去,烦不烦!”。
突然理解了一个7、8岁的孩子为什么这样骂人了,原来有模有样的学了妈妈。
父母本该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,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。
可是妈妈的言语,却让孩子学会了如何不尊敬人。
富兰克林曾说:送给敌人的最好东西是宽恕,送给对手的是容忍,送给朋友的是真心,送给孩子的是好榜样。
为人父母,我们能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,便是让自己的言行成为孩子的榜样,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。
热播剧《都挺好》中,明玉的妈妈经常用“你就是窝囊废”来骂明玉的爸爸。
来源《都挺好》苏母
有次,明玉和爸爸吵架时,气急了的明玉也说到:“你就是窝囊废”。说完这句话,爸爸却指着明玉大喊赵美兰。
来源《都挺好》
后来苏明玉在反省的时候说,我拼命的逃脱,却最终变得和妈妈一样,爸爸最后把我当成了妈妈,因为我在那一刻和妈妈一模一样。
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,无论怎么逃,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候露出父母的影子。
央视曾拍的一部纪录片《镜子》,其中有一句孩子的自白让人难以忘记:我是一面镜子,我的面孔,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,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,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。
之前,有次和朋友们聚会,饭间,朋友的孩子和另一个小朋友因为玩具争执了起来。朋友的孩子怒瞪着眼睛,吼道:“你有病,神经病。”说完,一把将另一个小朋友推倒在地。
这时,朋友的老公过去后,一把提起自己的孩子,对孩子说:“你个狗娘养的,还会骂人了”。
孩子怯怯的看着爸爸,吓得发抖。
震惊的同时,也引入深思:孩子所有不堪的样子,都来源于父母的言行。
每天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,孩子从耳濡目染的都是爸爸说脏话、骂人。
他从家庭中看到什么,听到什么,就会学到什么,然后逐渐成为看到听到的模样。
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?
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,可是他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。
只要和任何人稍微有一点冲突,就会飙脏话骂人,也是因为这个原因,一直朋友不多,而且工作也不顺利。
后来有次和他聊天,聊到这个问题。
他说小时候,每次一有任何问题,爸妈就凶神恶煞的用脏话骂自己,从小自己以为这样说话就可以解决问题。
所以,从小一旦受委屈,或者有争执就会说脏话、骂人。
孩子通过父母看世界,也通过父母来学习生存之道。
遇到事情,孩子第一个会想到父母是如何处理与解决的,在孩子心中父母的解决方式是说脏话,骂人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孩子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解决问题。
有句话说:遇事看教养。
也就是说,遇到事情后,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教养。
如果从小,孩子学到的是正确的方式,或许今天不会是朋友少,工作不顺利的可怜局面。
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:“只有父母端正自己的观念,培养出来的孩子,才能鹤立于人群之中”。
微博上,一个网友的分享很暖。
小时候和小朋友玩玩具,结果两人发生了争执,我对另一个小朋友说了脏话。
这一幕被爸爸看见了,爸爸立马要求我和小朋友道歉,并陪我一起给小朋友道了歉。
后来回家后爸爸对我说,发生任何问题,不能用骂人来解决问题,这样只会让问题更加糟糕,要想办法用方法来解决。
也正是因为父亲的教育,到现在他依然从不说脏话,更能在面对问题时,能够快速冷静下来,思考解决的方式。
父母,本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。别让孩子因为我们不当的榜样教育,而在未来屡屡受挫,前景堪忧。
之前有一则新闻:在天津的地铁上,一个男乘客随手刨起大蒜,蒜皮掉了一地。
一正上小学的小女孩看到后默默蹲下,把蒜皮都收起来握在手心,带出车厢。
大家都在夸奖小女孩的时候,孩子说:“爸妈就是这么教我的!”
窦靖童虽说是羁傲不逊的性格,但是确实一个非常有教养的人。
助理不小心把咖啡洒在电脑上,她不会急着先骂助理,而是帮着助理一起打理。
她曾经在咖啡店上班的时候,有人想要与她合影,她会温柔的说:“不好意思,我现在在上班,不能拍照”。
窦靖童如此有教养,真的要归功于妈妈王菲。
王菲是一个明智的母亲,她教育孩子就是让孩子先学做人,在学做事。而王菲对自己也是严格要求,先做好自己,从来不会随意骂人。
《原生家庭》里有这么一段话:
孩子对语言信息以及非语言信息的吸收,就像是海绵吸水一般,无分辨不加选择的全盘吸收。
他们倾听父母的言谈、观察父母的举止,并且,模仿父母的行为。
他们接触不到任何家庭以外的参照标准,于是在家中获取的关于自身及他人的信息便被孩子当做普世真理,深深铭刻于心。
董卿也曾说: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自己先去做这样的人。
愿每一对父母,先育己,再育儿,让孩子未来面临任何问题,都能想到父母的处理方式,不彷徨,不迷茫,冷静睿智处理。
虽然我们不能让孩子含着金钥匙出生,但我们却可以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教育,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。
✈
如果觉得说得有道理!
发给朋友看看吧~
✍
本文作者
夏晴风
自由撰稿人,研究儿童心理,在育儿中不断修行,致力与孩子共同成长。
❤
您可能还喜欢:
投稿、转载| Contact Us
发邮箱VCLASS@vipkid.com.cn
或在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投稿、转载
原创内容,未经联系禁止转载
Protected by copyright.
Copying without permission is forbidden.